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家居/时尚家居 > 正文
|
|
装修:擦亮眼睛防“陷阱”[图]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冬天来了,寒意渐渐袭上身来。而对冬天寒意感受更深的也许是那些装饰公司的老总们。随着“金九银十”家装旺季的远去,这个冬天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身冷,更深的感受应该是心冷。
价格战此起彼伏
随意走进一家建材市场,扑面而来的就是家装行业的打折广告。众多家装公司促销策略以低价位和价格战为主,折扣、套装价和以集成家居为基础的整体价格促销成为众多家装公司的常规竞争手段。像亚光亚装饰从十一开始一直执行打包价,两居室(100平米)28000元,三居室(130平米)36000元,打折幅度达30%。鸿利博雅装饰的优惠措施是签单18000至25000元,就送价值6000到10000元的家居用品。今朝则在总体装修价格优惠15%的基础上,再在橱柜和配饰上各优惠30%和20%。各家打折幅度之大让人咋舌,可以不夸张地说各家为了招揽生意无所不用其极。
打折之风愈刮愈烈,一时硝烟四起。随着折扣越降越低,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随之逼近冰点。
价格战给市场带来何种影响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对家装这个特殊行业而言,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合理的打折、降价将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家装成本,并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价格战不能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更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负责任的无序降价,必然要以牺牲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代价,从而滋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给消费者、企业本身和整个行业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事实上,在日趋理性的市场环境下,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考虑的第一要素。优异的产品性价比、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备条件。价格血拼的结果并没有使家装市场产生根本变化。以亚光亚为代表的品牌家装企业通过推行“价值营销”,全面提升家装服务附加价值,迎击价格战,为企业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继续成为行业领头羊。
产品同质化是价格战的起因之一,因此调整产品结构,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家装为顾客提供的是单一家装服务,与装修中的诸多后续工作脱节,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